AI小实验:大语言模型能否帮助我们理解古诗?

昨天在读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的时候,看到一句“千秋名教吾谁愧?愧读羲之誓墓文”,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句什么意思。

突发奇想,既然大语言模型进展突飞猛进,能否帮助我来解读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?

因此打开手机上的文心一言,讯飞星火、通义千问和智谱清言,向它们提问:“千秋名教吾谁愧?愧读羲之誓墓文。怎么理解”,各个App的回复如下:




可以看到四个App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,其中有两个是明显的胡编乱造了,因为作者和出处都不对。

忽略掉作者和出处的错误,作者为什么要“愧”呢?四个App给出的答案也不一样,分别是:

  • 敬佩先贤,自愧不如
  • 敬仰王羲之书法,但对自己的文学水平和自信
  • 愧对王羲之临终时守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情操
  • 感慨自己的水平无法与王羲之相提并论

由于各个App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,而我也不知道正确解释是什么,因此我又用传统的搜索引擎来搜索同样的问题,尝试了微信搜索、微信读书搜索、百度搜索和谷歌搜索。

与之前搜索古诗的经验不同,这句诗在搜索引擎上很少有解释。之前搜索古诗时,总会找到现代文的翻译,因此意思很容易就能搞懂。但或许由于这句诗实在太生僻了,网上找不到任何的完整的现代文解释。中途我甚至在怀疑:难道我需要去图书馆查找专业资料才能搞懂这句诗的意思吗?

最终在百度搜索上找到了“羲之誓墓”这个典故的含义:

所以“羲之誓墓”含义是辞官归隐,隐约能明白作者意思,大概是”后悔误入尘网中,一去三十年”的感觉。
然后在谷歌搜索往下翻,找到了一片杭州日报纪念龚自珍的文章,里面提到了这句诗的含义:

总体来说意思就是:王羲之曾在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做官,而我为了在外做官十四年没有给母亲扫墓,真的是羞愧不已,枉读了羲之誓墓的文章。

所以结论是:至少在生僻的古诗上面,大模型还不能作为一个专家来帮我解读诗词的含义,在搜索引擎中进行信息检索和筛选还是有必要的。